「李辉,以后好好做人,别再让家里人丢脸了。」村支书看着这个刚出狱的年轻人,语重心长地说道。
那些和他同龄的人,有的已经结婚生子,有的在镇上做起了小生意,而他却什么都没有。
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,做生意的人腰包越来越鼓,而他这个有前科的人,连找个像样的工作都难。
「大山哥,你说咱们这样干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?」一天收工后,李辉和姐夫坐在工棚里抽烟。
「踏实干呗,手艺学好了,以后自己也能当包工头。」李大山是个老实人,从来不想那些投机取巧的事。
90年代初的河南,各种生意机会很多,但大多数好机会都被有关系、有门路的人抢走了。
他经常一个人在街上转悠,观察那些做生意的人,看他们怎么赚钱,手里有多少现金。
他发现林州市的木材生意特别红火,那些木材老板手里都有大量现金,而且防范意识不强。
他的手有点发抖,但还是拿走了一支编号为28047183的64式手枪,2个编号7183的弹匣,还有20发子弹。

有了枪,李辉的胆子大了很多。但他没有马上在河南动手,而是选择了回到熟悉的江苏。
「这里的木材生意比河南还火。」李辉在靖江季市镇转了几天,发现这里的木行老板们个个腰包鼓鼓,而且大多数人防范意识很差。
12月8日凌晨5点,他找到了第一个真正的目标——季市镇汽车站南侧的一家木行。
「月华,跟一票大的,保证你下半辈子不愁吃穿。」李辉向于大山展示了自己的家伙。
他沿着长江一路作案,从靖江到姜堰,从通州到如皋,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留下血腥的印记。
5月10日凌晨,李辉和于大山来到了通州市小海镇。这里有三家木行,看起来都很有钱。

在一个角落里,静静地躺着一个黑色拎包。包不大,但里面的东西却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。
三张发票,都是泰兴商业大厦1993年5月开具的,还有两张户名号码为「9460」的储蓄计息单。
更重要的是,曹燕和弟弟经营的卡拉OK厅去年10月倒闭,但两人外出两个月后竟然带回了数千块钱,经济情况很反常。
5月11日下午7点30分,正当警方准备收网的时候,一个村干部提供了更重要的线索。
「李辉这个人你们要注意,24岁,根思乡小井村的,和曹氏兄弟关系很密切,这人性情凶狠,长相也很像你们要找的歹徒。」
与此同时,警方对李辉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查,很快确定另一名案犯是于大山,也是李辉的同乡。
更幸运的是,曹燕告诉警方:5月10日傍晚,他和李辉还在根思乡的一家饭馆一起吃过饭,说明李辉还在本地,而且没有被惊动。
但是李辉很狡猾,他住的地方经常换,抓捕并不容易。警方决定先从他的入手。